發表日期:2017/10/19 來源:托普云農 瀏覽次數:1916次
不曉得大家最近有沒有關注農業方面的資訊,近日,“雜交水稻之父”——袁隆平院士團隊培育出的超級稻啟動收割,平均畝產達1149.02公斤,刷新世界水稻單產紀錄。
那么1149.02公斤的高產紀錄是如何創造的?據記者采訪報道,要想實現高產,首先是選種,挑選顆粒飽滿的種子,初步篩選完畢后,再利用種子凈度分析儀器進行精選。育秧時,需在苗床上搭薄膜拱棚,既保溫,又防止水分蒸發。此外,秧苗的株距太緊湊或太稀疏,也會影響到產量。到插秧時,每塊田地四周都會拉上線,工作人員拿17厘米的小棍子,沿線插。
當地種芹菜、茄子的農戶,育苗后直接在旱地栽種。水稻也可以在旱地栽種。先在旱地挖溝,間距保持一致。挖好后開始插秧,同時將水往溝里引。水流跟著人走,這邊剛插完秧,那邊水就浸上了。這項命名為“旱栽苗”的技術,解決了很多問題:農民無需下水受罪,秧苗間距也能保證,速度快了不少。
種植過程中,團隊也在不斷探索。試驗田被分割成一個個地塊,各地塊種植方式、稻子的密度不同。有的種植密度是1.5萬株/畝,有的是1.2萬株/畝;有的株距是20厘米,有的是23厘米。
等收成時,工作人員會對不同地塊進行測產,來驗證水稻高產的種植方法。剛開始我們種植的株距是17厘米,但在實驗過程中發現,株距22厘米時,水稻產量更高。來年會在示范田大面積推廣,但也會在個別地塊,實驗其他種植方法。
10月15日,專家組對試驗田現場考察,并隨機抽取3個地塊進行檢測。經測水、除雜、稱重,平均畝產1149.02公斤,創造世界水稻單產的最新、最高紀錄。作為中國人,在聽到這樣的消息后,真的是倍感驕傲!